- 定義
2.1是一種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,主要原因是由於體內胰島素缺乏或功能不全,對糖的利用能力減低,甚至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上升。
2.2正常人空腹血糖值為80-120mg/dl,飯後2小時血糖值低於140 mg/dl,當血糖值高於180 mg/dl時,尿液中會出現糖分,造成所謂的尿糖。糖化血色素(HbA1c)正常人約4-6%,病人若<7%則表示控制良好。
2.3第一型糖尿病: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,為幼年發病,必須依賴注射胰島素以控制病情。
2.4第二型糖尿病: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,為成年發病,與遺傳特別有關連。
2.臨床症狀
2.1吃多、喝多、尿多,即俗稱「三多」為最明顯症狀。
2.2體重減輕、疲倦、虛弱、四肢無力、突然視覺改變、手腳刺痛及麻、皮膚乾燥、傷口不易癒合及反覆的感染、女性外陰部搔癢及常泌尿道感染。
3.飲食治療
3.1與營養師討論飲食份量,懂得飲食代換可以讓飲食更有變化。
3.2嚴格遵守飲食治療原則,切忌甜食,定時定量維持標準體重。
3.3選擇少油、少糖、少鹽、少吃精緻飲食,多選用富含纖維質豐富的食物,避免喝酒,外食時少攝取含油脂高及勾芡蜜汁的菜式。
3.4飲食不可過鹹,避免攝取加工及醃漬的食物,且少吃膽固醇的食物,如內臟(猪腦、肝、腰花等)、蟹黃、蝦卵等,因膽固醇過高易引起血管硬化。
4.運動
4.1最好每天都運動,每週至少3次,最少每次運動20~30分鐘,每次的運動時段最好能固定,建議在餐後1 至2 小時為較佳的運動時段,並確實記錄運動時間、頻率與血糖變化情形,以提供醫師作為用藥劑量調整的依據。
4.2適當的運動有助於消耗體內的醣份及熱量,減少對於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
量,儘量勿空腹運動。
4.3運動型態建議以慢跑、快走、太極拳、外丹功等為主;如果太胖或合併有膝關節疼痛問題,則可考慮游泳、固定式腳踏車等非負重的運動。
4.4若發生頭暈、冒冷汗、臉色發白等低血糖症狀時,應立即服用方糖兩顆(10g)或一小杯含糖飲料(果汁120c.c.),隨身攜帶糖尿病病人識別卡。
5.藥物
5.1每日準確按時服用降血糖藥或注射胰島素,除非醫師同意,不可任意停藥。
5.2胰島素吸收順序為腹部>上臂>大腿>臀部;胰島素不可採肌肉注射,避免連續同一部位使用。
6.注意事項
6.1每日規則測血糖,每日定期檢查飯前飯後兩小時血糖值並記錄做為醫師參考,如有不適、發生合併症時,應立即送往醫院。
6.2飲食、運動、藥物三方面配合治療,且必須持之以恆。
6.3定期看醫師與保持情緒穩定,不抽菸,不喝酒。
6.4建議以糖化血色素控制在7%以下為目標。
6.5常保持皮膚、足部乾燥、溫暖及按摩,注意足趾間皮膚有外傷。
7.參考資料
胡月娟(2017).胰臟疾病與護理.於劉雪娥總校閱,成人內外科護理下冊(七版,679-717頁).台北市:華杏。
郝維君(2016).內分泌系統病患之護理.於呂桂雲總校閱.新護理師捷徑(三)內外科護理(十五版,306-307頁).台北市:華杏。
國軍桃園總醫院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