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手術後注意事項
1.1術後因麻醉藥作用可能會有短暫的噁心或嘔吐感。
1.2少部份病人於手術後可能有輕微肩痛及腸胃不適情形,短期內會消失或有輕微發燒(體溫在攝氏37~38℃之間)在1~2天可消失。
1.3做深呼吸及咳嗽,以促進肺部擴張,減少肺部感染之合併症,鼓勵及早下床,短距離的散步,可促進血液循環及腸胃道的消化,是術後促進腸道蠕動很好的運動。
1.4若是用腹腔鏡做膽道手術,手術中腹腔需灌入二氧化碳,以造成氣腹方便操作,所以術後容易有殘存的二氧化碳氣體在腹內,應避免食用易產氣的食物。
2.飲食原則
2.1手術後依醫師評估囑可進食時,採漸進式飲食:先喝水然後到軟質飲食(稀飯)。
2.2避免油炸食物,減少高脂肪及高膽固醇食物,如:全脂牛奶及乳酪…等,減少再發生之機會。
2.3進食後若有腹脹、腹痛等不適情形需立即告知醫護人員。
3.活動原則
3.1鼓勵及早下床活動,採漸進式下床(若無頭暈情形第一天就可下床),以促進腸胃蠕動。
3.2臥床休息採半坐臥姿,可放鬆腹肌,減輕疼痛,翻身及咳嗽時,可用手掌或枕頭輕壓傷口或使用束腹帶下床活動,避免牽扯造成傷口疼痛。
3.3手術後六週勿提重物(3kg)、劇烈活動或用力解便,避免下腹壓力過大造成傷口疼痛或裂開。
4.傷口及引流管護理
4.1手術後,依病情需要,身上可能有鼻胃管、導尿管、傷口引流管及T引流…管等,醫師會評估傷口、腸蠕動情形及評估引流管量,予以拔除。
4.2 手術後若有T型管留置,觀察膽汁引流量、顏色、性質,顏色由初期紅色變為棕綠色膽汁狀,傷口若有滲血或引流管持續引流出鮮血或不正常之顏
色,請告知護理人員評估是否需更換敷料或處置。
4.3維持半坐臥姿並將引流系統低於傷口位置,可助於引流。
4.4注意引流管固定情形,以免牽扯而將引流管拉出。
5.返家後自我照護
5.1觀察傷口情形,若出現紅腫、傷口周圍發熱、異常疼痛、有膿性分泌物及異味情形,或是高燒不退,需立即返院求診。
5.2若有引流管返家照護:有腹脹、腹痛、引流管滑脫或引流液呈鮮紅色、混濁、有惡臭味、引流量突然增加、減少或無引流液時,需立即返診。
5.3避免盆浴,保持傷口清潔,適時更換敷料,傷口不慎碰水後,需立即更換。
5.4若傷口癒合後,可使用美容膠和傷口垂直黏貼,減少疤痕產生,不需紗布覆蓋,保持清潔乾燥即可。
5.5若有以下情形發生時,請立即返院就診
5.5.1發燒、全身黃疸、劇烈嘔吐及腹痛。
5.5.2尿液呈現茶色或解便為灰白色。
6.參考資料
劉莉妮、周繡玲(2017).膽道疾病與護理.於劉雪娥總校閱,成人內外科
護理學下冊(七版,457-462頁).台北:華杏。
蔡新中、蔡新民(2017).傷口的處理.於于博芮總校閱.最新傷口護理學 (三版,75-98頁).台北:華杏。
國軍桃園總醫院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