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臨終時的照護目標
1.1當他們準備走向生命中的最後階段,我們可發現他們身心所發生的一些變化。醫護人員願盡其所能,提供身、心、靈等全人的護理,減輕他們及家屬對死亡的恐懼,並協助進行死亡準備,讓他們安詳、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,讓遺族沒有遺憾順利度過哀傷。
2.認識臨死覺知
2.1他會知道死亡逐漸逼近自己,因此他們可能會不斷說話,告訴人們他甚麼時候會走,要見些甚麼人、想交代一些事情…等。
2.2身體極度虛弱,說話常是有氣無力、模糊不清,以致常造成詞不達意的情形。
2.3有些人會有所謂的「迴光返照」情形,往生前的數小時到數天,他們的精神會突然變得很好,持續的時間並不會太長。
3.臨終現象及照護
3.1照顧者的態度宜和藹、堅定,可減少病人的不安。
3.2親友來探親時可觸摸並報告姓名、關係,但勿拉扯或需要猜來者是誰。
3.3親友如感到傷心,宜請其在房間外盡情發洩,勿在旁邊,影響其情緒。
3.4肯定他一生中對家庭、親友、工作的貢獻與成就。
3.5呼吸像吸不到氣似的張口費力,速度加快,偶爾會停頓10-30秒,稱之為喟嘆式呼吸,這是呼吸停止前的一個重要徵象,可協助把頭墊高維持舒適姿勢、保持空氣流通或以小風扇保持涼爽通風協助改善,或因喉嚨無力清除分泌物發出呼嚕聲,可搖高床頭或讓病人側臥,方便分泌物流出。
3.6病人意識改變,會花更多的時間在睡眠上而不易叫醒。對於時間,地點和人物的混淆不清,對話變的很簡單,常用象徵性的語句。
3.7當坐立難安及煩躁的現象發生時,須隨時注意安全,如床欄拉上、枕頭圍住床欄等,亦可提供輕音樂、柔和的燈光,或借助宗教力量幫助平靜。
3.8看見其他人所看不見的人或事物,需深入了解對此現象的感受,處理此現象所造成的不安。
3.9視力和聽力變差,可在室內佈置柔和的燈光、播放輕柔音樂;說話時請靠近慢慢說,聽力是最後消失的知覺,他能聽的到您的聲音,但不一定能回應;保持室內燈光明亮。
3.10當排尿及排便的感覺遲鈍而失禁時,可使用紙尿褲或墊上看護墊,以維持清潔和舒適。
3.11可能出現血壓下降、心跳快且弱、心律不整、手腳冰冷,而且因血液循環變緩慢可能導致身體的靠床側膚色漸漸加深;可以毛毯保暖,勿使用暖暖包或電毯以免燙傷,可給予定時的翻身,並偶爾給手腳溫柔的移動或按摩,隨時注意皮膚照護,保持皮膚乾爽與舒適,避免皮膚受損。
3.12因身體功能逐漸地衰退及腫瘤分泌物之影響,他可能並不會感到飢餓,準備食物前需評估他的飲食需求,切勿強迫餵食。
3.13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,容易聚集在喉嚨的後方無力排出。即使沒有進食,仍需定時清潔口腔,保持其口腔濕潤。
3.14提示後事準備及喪葬安排。
4.遺體護理
4.1人體死亡後6-8小時,遺體會漸漸產生僵硬的情形,而導致穿衣不便,如果可以,請在醫生宣佈死亡後立即執行遺體的護理工作。
4.2.準備用物:清潔衣褲或壽衣、臉盆內裝熱水、毛巾數條、清潔手套、紙尿褲或看護墊、空針、剪刀、繃帶、紙膠、棉球、紗布數塊、塑膠袋及化妝包。
4.3執行要點
4.3.1使用溫熱毛巾擦拭親屬身體;因為聽覺是最後消失的,人在往生後8小時內仍有聽覺,所以我們可以一邊擦拭身體一邊告訴他正在做什麼,愈詳細愈好。
4.3.2為了預防大小便失禁而污染遺體,所以我們會在清潔後為親屬穿上紙尿褲,入殮時可將紙尿褲移除。
4.3.3為避免因擦拭遺體時的翻動,而造成口、鼻穢物的流出,清潔時可在頭、頸、肩下,墊上大毛巾以利擦拭及避免穢物弄髒衣物。
4.4更衣:若要移入冰櫃,請準備兩套衣物,做遺體護理時以穿著往生時、生前常(或喜歡)穿著的衣物即可,以避免遺體移入冰櫃而損壞衣物。
4.5闔眼:若親屬此時眼睛未全閉,可於其耳朵旁訴說一些使其安心的話,用指尖在眼皮上向下輕壓一下,即可使雙眼自然閉合或使用紙膠將眼皮稍微往下黏貼,約6-8小時後再移除即可。
4.6闔嘴
4.6.1如親屬有使用假牙,在往生後可將其置回口中,使其相貌完整。
4.6.2如親屬有張口情形可置枕頭於頭下,然後將毛巾捲成軸狀或使用棉捲固 定於下巴處,將下巴頂上使嘴合攏,並請於6-8小時後再移除。
4.7其他:若親屬有水腫破皮現象,可使用尿布墊或毛巾,將水腫部位包起來,預防滲出液滲濕乾淨衣物。
5.遺體的變化
5.1體溫下降:最初每小時下降0.6-0.8℃,10個小時後每小時下降1℃,約24小時體溫完全消失。
5.2屍斑產生:體內循環停止而致血循受阻,紅血球因地心引力而破裂,血紅素釋出與氫離子結合,而成瘀血樣紅斑。
5.3死後僵直:死亡後全身肌肉呈現弛緩,其後因缺氧致肌纖維收縮,產生僵直現象。
5.4自溶現象:呼吸停止後,體內的酵素便開始加強組織之水解作用,故會產生一種無味的液體。
7.參考資料
蘇麗智等(2015)‧臨終病人的護理‧實用基本護理學下冊(七版,451-473頁)‧
台北市:華杏。
羅惠敏、高碧月、蔡玉純、吳霞玲、徐南麗(2015)‧遺體護理教學光碟對護理人員認知成效探討‧健康與建築雜誌,2(1),46-54。
國軍桃園總醫院關心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