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資訊圖卡

「猴痘」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

發佈單位:資管中心 發佈日期:112年12月30日


中華民國111年6月23日衛授疾字第1110100867號公告,新增「猴痘」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。
中華民國113年1月19日衛授疾字第1130100040號公告,修正傳染病中文名稱為「M痘」,自113年2月1日生效。

1958年M痘病毒(Mpox virus)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,因此該病被命名為「猴痘」,我國於2022年6月23日公告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,為避免造成對疾病或特定族群的誤解或歧視,另於2024年2月1日更名為「M痘」。人類感染M痘病毒最早的個案是1970年在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名9個月男孩,此後中非和西非靠近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區陸續有個案報告。隨著1980年天花消滅和之後停止接種天花疫苗,M痘成為現存最嚴重的正痘病毒。
M痘病毒屬痘病毒科(Poxviridae),正痘病毒屬(Orthopoxvirus)。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,屬人畜共通傳染病。M痘病毒可分為第一分支(I)病毒和第二分支(II)病毒,其中第二分支(II)病毒包括IIa和IIb兩子分支,後者即目前全球疫情主要流行株。第一分支比第二分支病毒更容易傳播和嚴重,第一分支致死率約為10%,而第二分支致死率約為1%,然依世界衛生組織(WHO)報告指出,2022年5月疫情開始至2023年12月底,確認感染Mpox的92,909病例中,約178人死亡,且絕大多數症狀輕微;以美國為例,約31,000名個案中,55名死亡個案(致死率約0.2%)。

 

資料來源與更多資訊: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

更新日期:113-03-25瀏覽人次:1,275回前頁
更新日期:113-03-25瀏覽人次:1,276回前頁